大众网 | AI赋能城市精准治理——泰华智慧产业集团斩获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

1月24日,大众新闻·齐鲁壹点刊发了题为《AI赋能城市精准治理——泰华智慧产业集团斩获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文章,报道泰华智慧与产学研共建单位共同完成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感知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下为报道原文:

 

AI赋能城市精准治理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 斩获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

 

人工智能(AI)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济南市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工业互联网建设示范区“三区叠加”的城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25济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力新一代人工智能,推动“双区同建”,今年将把数实融合作为关键路径,聚力深化数字赋能,推动数字济南建设全面提升。在济南本土成长发展起来的国内智慧城市产业、物联感知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龙头企业——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十多年深耕积累,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并获得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认可,实现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助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菏泽市成武县数字化城管监督智慧中心的大屏上,不停推送着各类城市问题的时间地点、违法现状和处置建议,另一边,则分类展示出当前城管案件的处置情况,而坐在屏幕前的工作人员只需动动鼠标,城市治理大小事件即可尽在掌握。如此高的工作效率并非依靠大量城管人员现场巡查,而是由遍布在大街小巷的联设备拍摄感知后,通过AI智能视频分析平台自动捕获、分析、识别出机动车乱停放、道路不洁、占道经营、垃圾满溢、公共设施损坏、聚众打架等城市问题,自动推送到城管平台,并把处置结果自动反馈给政法委或智慧城市视频分析平台。

“渣土车私拉乱倒、跑冒滴漏是影响市容市貌的一大难题,之前只能靠群众举报,现在将渣土车监管系统数据终端搭载于数字城管指挥平台,通过接收实时数据,通过手机APP就可以随时查看渣土运输情况、监督车辆行驶路线、车厢覆盖情况和撒漏问题,有效减少了人员成本,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 武城县城管执法人员这样对记者说到。

 

 

近日,应用此类技术的创新成果获得了来自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的肯定,并一举夺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绝对实力摘得此项荣誉的,正是济南本土成长起来的国内智慧城市产业领军企业——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华智慧”)。这是泰华智慧第二次问鼎该奖项,此前还凭借“智慧交通与车辆信息诱导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2022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三等奖”,此次再获殊荣,充分展示了泰华智慧在城市治理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能力和行业地位。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以我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先生命名,依托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具备提名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资格,代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最高荣誉。

 

 

智能感知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究竟是怎样的技术创新才能获颁如此重要的奖项?我们还要从智慧城市建设说起。

自2008年开始,“智慧城市”概念逐渐成为全球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代名词,泰华智慧是中国第一批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当前,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持续深入,信息化与民生相融合,如何解决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的交通拥堵、治安混乱、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深化节能减排,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城市发展生态,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首要难题。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 30 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支持下,泰华智慧与产学研合作单位历经20多年科技攻关,突破了智慧城市结构化分析判与一体化控制关键核心技术,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感知技术创新及应用体系架构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算力仓——轻量化平台部署、场景任意切换、场景应用高效适配 

 

获奖成果的主要创新点包括:提出了智慧城市集控式物联感知终端编码体系结构,研制了多源异构数据采集计算智能化处理、智慧设备网络化组织、智慧城市结构化分析与判技术;建立了智慧城市的多元信息智能感知与融合模型,形成了物联数据感知、分析处理场景应用体系;研发了智慧城市运行数据智能分析模型,设计了智慧城市不确定情况下的智能评估与预警预测闭环方案。

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赵春江院士为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成果技术复杂度高,研制难度大,具有创新性,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该技术的产品及应用已落地全国以及国外20多个地区的210余个项目,授权相关国家发明专利282项,软件著作权391项,实现经济效益近50亿元,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在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城市智慧建设中做出了贡献。

 

 

创新深耕铸就行业典范

 

泰华智慧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以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驱动发展,几十年深耕不辍、沉淀积累。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从根治行业需求,形成以物联感知、视频AI技术为核心的900余项知识产权;到成立泰华智慧城市规划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四个省级创新平台,先后培育1名国家级外专人才1人,1名省级外专人才,2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再到承担3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专项课题,参与制定24项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泰华智慧一路高歌猛进,现已成为国内领先新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优秀提供商,是智慧城市服务商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可以说,本次获奖项目正是泰华智慧20多年来努力与坚持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泰华智慧在物联全感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向加深布局,搭建了泰华的AIoT智底座平台,赋能城市治理中城管、市政、照明、综治等多个行业,依托智慧城市决策分析模型,提升事件反应及处置效率,助力城市治理走向精细化。同时成立了“物联感知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展物联感知体系和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研究,并解决与行业深度结合的场景化应用的实际问题,以“物联全感知+人工智能”,支持城市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字+能源”开拓崭新赛道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泰华智慧科研团队契合国家未来发展的产业方向,满足智慧城市建设中对智能感知技术和产品的重大需求,推进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了智慧城市智能感知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应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并不断迭代升级。“未来我们要把泰华智慧从里到外打造成一个在物联感知和人工智能领域形成独特行业标签,在数字化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综合管理方面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技型知名企业”,面对企业未来发展,泰华智慧党委书记、董事长马述杰这样说到。

从前沿技术到应用场景,从数智底座到智慧城市,在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泰华智慧进一步聚焦“新基建”“新城建”“城市更新”等领域,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以解决用户实际问题为核心,专注于提高用户的效率、效益与安全,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2024年,泰华智慧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提出了“数字+能源”解决方案,为市政基础设施的高效、安全、节能运行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实现照明节能、建筑节能、低碳园区和智慧城市业务融合发展,通过数智化综合能碳管理平台做到绿色化、可视化、数字化的节能运维管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深化节能减排,使城市治理由被动向主动、由粗放向精细转变,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向,打造共享、安全、高效、便捷、绿色、集约的城市品牌形象,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为根本,深耕行业;以人才为基石,赋能发展。面对未来,泰华智慧这个在济南生长起来的企业已将目光望向世界,探索AI城市治理生态,拓展智慧应用场景,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泰华力量!

 

发布时间:2025-01-25